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示范高中特色学校|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南宁市民满意学校
文明礼仪 从家长做起 从家庭抓起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英华学校 | 发布时间: 5206天前 | 284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明礼仪  从家长做起   从家庭抓起  

南宁市英华学校  王淑贤副校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今天的家长会,学校主要与各位家长交流一个话题:文明礼仪、从家长做起,从家庭抓起。  

去年1230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正式下发,教育厅和教育局也相继下文,要求学校要扎实开展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的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府行为,这也是建国以来国家第一次就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下发的专门文件,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速度惊人,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国民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的文明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上升为时代要求。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所在。  

一.《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总目标是:  

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帮,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分目标分小学、初中、高三个阶段。小学的目标是:  

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  

小学13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l         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  

l         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l         知道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二)交往礼仪  

l         能恰当、得体地称呼他人。  

l         懂得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  

l         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l         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l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  

l         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  

l         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l         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  

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l         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  

l         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  

l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l         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交往礼仪  

l         孝敬父母长辈。  

l         学会倾听他人。  

l         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  

l         掌握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l         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遵守会场要求。  

l         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  

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英华学校一贯重视文明礼仪教育,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上学期已分年龄段开设了礼仪教育大课,这个学期我们又按上级要求制定了礼仪教育实施方案,提高对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新的生长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   环境熏陶,让礼仪之风深入人心  

校园是礼仪教育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礼仪环境的精心布置,将成为学校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加大礼仪教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礼仪教育的内容。把礼仪教育分为个人礼仪、交往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内容,补充礼仪小故事、礼仪格言、各国传统节日礼仪等内容,利用橱窗、版报等形式向学生作宣传,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潜移默化地受熏陶教育,提高学生礼仪知识水平。  

我们还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形式,开展礼仪教育,展示礼仪教育成果。  

(二)课堂训练,让礼仪行为逐步养成  

课堂教学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礼仪教育中的主要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礼仪教育纳入课堂,使礼仪教育常态化、持久化。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其他课程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礼仪教育的因素,适时进行礼仪教育。  

我们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插入礼仪教育内容,寻找资料,汇编礼仪教材,摸索一套科学的培养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措施及规律,使礼仪教育的要求入情入境,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活动渗透,让礼仪教育行行统一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对他们讲明礼仪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做到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学校把礼仪教育渗透到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采取讲故事、读书、文艺演出、礼仪展示、知识竞赛、参观、郊游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熟悉礼仪,走近礼仪、懂得礼仪、践行礼仪。  

学校以英华的办学理念“责任与荣誉”为礼仪教育的抓手,结合学校实际,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设计相应的训练内容,用极小的事情作为突破口,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四)注重实效,让礼仪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  

实践证明,以礼仪教育来辐射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过程中,将礼仪习惯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相结合,并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结合英华“责任与荣誉”、“十要十不要”的内容,制定个人礼仪、校园礼仪、餐桌礼仪、寝室礼仪,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真正形成勤奋学习的教室礼仪、健康温馨的寝室礼仪、文明卫生的餐厅礼仪。  

(五)校本培训,让教师以礼立己  

教师是礼仪教育的实施者。提高全体教师的礼仪意识,让每一位教师掌握规范的礼仪知识是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的前提。学校将教师礼仪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邀请相关专家为教师举办“教师礼仪讲座”,观看关于个人礼仪方面的录像,阅读教师礼仪方面的书籍。学校也将教师礼仪与教师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规范教师的文明礼仪。要求教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礼立人,以礼立己,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六)家校结合,让礼仪教育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脱离了家庭和社会,就不可能成为成功的教育。因此,礼仪教育必须从家庭抓起,从家长做起。学校通过开好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致家长一封信等渠道,及时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意义和做法,要求家长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规范的礼仪影响孩子。另外,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礼仪知识向家长宣传,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让学生影响家长、让学校影响社会,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的文明素质,营造讲究礼仪、崇尚文明的社会风气。  

(七)完善评价,让礼仪教育喜结硕果  

为了强化礼仪教育的管理,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礼仪教育的评价工作是不可缺的。学校要对礼仪教育进行定期检查、考评,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每日、每周、每月评比情况公布栏的考评结果,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明理导行、制度导行、评价导行、舆论导行、矫正导行、激励导行,督促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礼仪教育内化为情感、意志、道德、外化为习惯。  

学校的礼仪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英华的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助人,得到社会的赞扬。去年学校组织学生到人民公园春游,学生遇到行人热情打招呼,活动结束后,休息玩耍的地方干净,没有废弃物。受到公园游人的赞誉。去年10月到科技馆参观,学生参观有序、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的良好素质得到了科技馆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科技馆领导说:我们新开馆以来,接待了不少参观的学校,英华学校的学生是最好的,给我们的印象是最深的。听到这些赞誉,一种成功感在老师们心中油然而生。每天的大课间,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快的音乐指挥下,有序地走向操场,他们的站姿、立正、行走是标准的,精神面貌是向上的,这些文明的行为所折射出的就是孩子们文明礼仪素质的提高。  

由此可见,良好的礼仪可以赢得一种荣誉,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学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好习惯助你成功,讲礼仪受到崇敬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和一则新闻:  

1978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一场科学家的聚会,到场的人都是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响当当的人物。  

会后,很多人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于是就有人问其中的一位学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学者回答的既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也不是知名实验室,他说的是幼儿园和小学。他接下来具体说到:“在幼儿园和小学校园里,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物品要摆放整齐,不能乱扔脏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后来,会上的很多其他学者都纷纷表示赞同。  

有很多人研究这个故事,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和小学里学到的诸多道理中,都有两个基本的内涵,那就是礼仪和秩序。说到底,礼仪又何尝不是一种秩序呢?表面上看,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礼仪烦琐、意义不大,有人甚至觉得升国旗的时候为什么要脱帽呢,戴着帽子就不能表示尊重了吗?这都是因为不懂礼仪来源的缘故。  

每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必须做很多事,人们在一起做事时,就难免会和其他人打交道,甚至发生冲突或合作,这就要求每一个人保证在自己做事的时候不能妨碍别人。同时,因为别人很可能会帮助我们,所以我们还要对他们保持尊重,人与人之间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为了维持和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而非互相打扰,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节日的时候互相赠送礼物表示亲切,见面的时候互相问候表示关心等,“礼”就这样诞生了。只是后来,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礼仪的由来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无法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就代表尊重,但是这些“礼”的意义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就这样延续下去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约定俗成”。  

   

时代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礼仪和秩序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一个连基本礼貌都不懂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敬。我们知道,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双手在支撑着他,从这个意义上讲,懂礼仪、守秩序是一个人生活的根本。可以想象,故事里的科学家,哪怕再聪明,再有学问,如果不懂生活的起码规则和礼仪,他们也不会有机会站在后来的领奖台上。  

世界许多国家对日本在这次大地震中表现出的冷静和有序表示惊讶。法国《新观察家报》称,许多外国目击者感叹日本民从在突如其来的地震面前反应平静,疏散迅速,体现出这个地震多发国家在应对灾情时的训练有素。许多中国人对日本人对日本人在地震后的秩序表示敬佩。地震发生东京的一些图片在中国微博上传播:“几百人在广场上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来毯子、热水、饼干,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3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日本民众在地震中的表现令人起敬,我想这也是礼仪素质在日本国民中的体现吧,正是这种礼仪素质让人起敬。  

四.家校配合,家长引领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不单纯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责任,社会有关方面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防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张皮”,相互脱节,甚至产生错位和副作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里强调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合作开展礼仪教育的整体效果,还有一个是家长的礼仪榜样作用和家庭的礼仪氛围。  

纵观我们英华学校家长的文明礼仪素质来看,大体是好的。懂礼仪、讲礼仪的家长彬彬有礼、举止得体大方,谈吐文雅幽默,与人相处和谐,家庭和睦。家教比较好的家庭,孩子比较懂礼貌。但由于多数家长没有受过专门的礼仪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水平有限,而相当一部分家长相当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已经成为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不注重礼仪的家长,给人留下十分不好的印象。每个星期五和星期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家长在校园吸烟,校园的地面和校门口停车的地方,有不少家长扔掉的烟头、餐纸、饮料盒,当车开走时空旷的地面一片狼籍。夏天有个别家长穿着拖鞋、运动褂、沙滩短裤走进到校园,手臂的刺青非常刺眼,很不文雅,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今天在我们大力提倡讲文明讲礼仪的时候,希望家长注意自己的文明形象,改掉这些陋习。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 老师”。学生礼仪教育,必须从小在家庭中做起,必须从家长做起。教育家托尔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可见,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要取得实效,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非常重要。家长的文明礼仪程度、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文明礼仪程度。这种的影响好坏,关系到孩子的未来。马克思早就说过:“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为了孩子,我们家长的言行必须文明有礼。作为家长,应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从而使孩子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家长守秩序,孩子就会跟着学;家长彬彬有礼,孩子就会不骄不躁,懂事有礼貌;家长孝敬长辈,孩子就会孝敬父母;家长多使用礼貌用语,孩子也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人相处;家长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就会讲究卫生,家长关心他人,孩子就会乐于助人……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意礼仪氛围的营造,在欢愉的家庭气氛中,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礼仪的教育。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因为这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篮。  

为此,学校建议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共读礼仪之书。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学习相关的礼仪书籍,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齐学礼仪之事。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习各种文明礼仪规范,以儒雅的言谈举止、文明的礼仪形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营造讲究礼仪、崇尚文明的家庭环境。  

争做礼仪之人。家长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的好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家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又能潜移默化,直抵心灵,最终带来道德与知识双丰收的正是文明礼仪的教育。让我们一起携手为礼仪教育增添一个美丽的音符。  

   

   

                                                    20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