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示范高中特色学校|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南宁市民满意学校
南宁市中学第九届科研兴校研讨会交流材料——以科研促教研,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英华学校 | 发布时间: 20210天前 | 169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科研促教研,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南宁市中学第九届科研兴校研讨会交流材料


学校发展,质量是生命,教师是关键。近年来,我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文件、经验、实践等,指引教师进一步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使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掌握研究手段;通过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把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有明显提升,取得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效应。继2006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07年又被评为“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200810月被评为“南宁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示范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区、市级十多项荣誉。

一、提高认识,指引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2003年开始,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经验选编》、《走进高中新课程》,以及“九义课改实践”等资料,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导向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使学校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地方,使学校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二、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使教师明确研究方向,掌握教育研究方法,为教育、教学服务,并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素养。

为了让教师能运用大教育观对教育行为进行设计和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新课程要求,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原理》、《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等文献,确立以解决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基本目标的研究方向,以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作为教研的基本方法,让每一位教师从探究解决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做起,深入研究,合作探究,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国家级课题《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与人格发展研究》、《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应用》已结题,《在尝试中创新,在创新中尝试》正在研究中;省级课题《民族地区民办高中教育模式研究》已结题;市级课题《寄宿制民办学校学生德育对策研究》已结题,此课题滚动为省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市级课题《开展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已开题;《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课外活动与学生人格发展》滚动为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还有校级课题《低起点,分层教学法》、《理化实验科技活动》、《如何指导学生自学》、《如何转变差生》、《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案的设计》等正在研究中。

三、广泛开展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校本研究的实施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用优秀教师的成长启迪教师,构建教师道德和专业技能体系。学校请名师、专家作报告,仅一学年先后组织教师聆听了南宁三中副校长黄河清《用心做一名教师》、南宁三中方洁玲校长《名师的道德与成长》、南宁市优秀班主任王新文的《关心每一位学生》、自治区优秀班主任韦屏山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等专题报告,让教师从中感悟名师的成长经历,感悟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因果关系,促使教师自觉构建专业道德和技能体系。

22006年以来,我校每学年举办一届《教师论坛》,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2006年第一届《教师论坛》以“责任与荣誉的再认识”为主题,2007年第二届以“怎样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个例分析”为主题,2008年第三届以“努力、实践、探索,提升育人水平”为主题,在三届《教师论坛》上共有18位教师发言,总结、反思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3、建立“导师制”,让本校优秀教师与年青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通过优秀教师全方位指导年青教师成长,特别是专业成长,优化师资队伍。

4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市“优质课”等观摩培训活动,借他山之石攻玉,让教师在借鉴中迅速成长。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科所“优质课”评比,高中部刘璐老师获得市优质课二等奖;洪星考、蒲庆双和农金华、杨日观四位教师分别获得市录像课二等奖和三等奖。

近年来,学校还充分利用先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先后组织教师到洋思中学、柳州高中、柳州地区高中、钦州二中、北海中学、玉林高中、南宁二中、南宁三中、南宁八中、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南宁十八中等名校观摩课堂教学,有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5、强化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在继续教育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多年来,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广西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活动,通过自学相关的指导资料和参加相关的集中培训活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和专业素养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6、搭建实践平台,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教师素养”实践培训,开展教师“执教素养能力展示评比”。

⑴学校开展以“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训练,当堂点评”为理念的《英华教学

五步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每位教师在每学期至少讲一节实践公开课,每学年学部均举行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年青教师汇报公开课;同时全校开展小学“趣味化”,初中“生活化”,高中“解疑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评比;举行《英华课堂教学五步法》、《课堂立标导入》等交流赛课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均在《英华园简讯》中把活动评比情况及时总结、反馈给教师们,让各位教师取长补短。通过课堂教学的展示、评议、反思、总结,提高了教师教育素养和专业执教水平。

⑵针对本校学生入口成绩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各学科依据自身的教学特点

开展“分层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落实“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目标。

⑶深入课堂, 认真组织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成立校级、

科研处、学部领导、教研组长参与的听课小组,平时的面上巡堂检查与个别听课、评课相结合。每周不定时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听课后由听课小组与教师分学科集中讨论交流,以做到听(听课)、看(查看教案)、议(评议课堂教学)、改(如何改进)相结合,教师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学校在《英华园简讯》中及时将各学科各位教师的教学特长总结出来,供大家学习、交流。

    通过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几年来,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

养,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我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如:《小学英语校本教材》、《生物大棚种植综合实践课》以及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

7、在教师中形成教学实践反思制度,让教师在反思和总结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校要求教师做好课后反思,扬长避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如我校小学部教师的教案书写认真,内容详细,图文并茂,适合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这得益于教研组内开展教案“互检互评”活动。我们一改以往的检查方法,采取教案先由组员相互检查后写评语,然后再由组长过目签署意见,这样有利于各位教师互相学习。尤其是英语组教师的教案,课后反思写的很认真,分析一节课的得失,分析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总结出下一课的改进措施。

⑵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发展飞跃。组织教师参加“论文”比赛,使教师反思自己的“优势”和“差距”,完善自己的专业理论,提高实践能力。仅2006年以来,不完全统计,我校教师获得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专业竞赛奖128项,其中徐旺都、张月成、李维屏等42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刘辉、李娟、石盛平等62名教师获得省级奖;苏开杰、陈夏、胡凤珍等24名教师获得市级奖;苏开杰、彭斌尧、李维屏等三位教师评为南宁市优秀教师;杨永娟、许文锋、李维屏等三位教师确定为B类人才培养;石盛平、卢丽珍等18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骨干。

几年来,我们从学校长远发展着眼,努力开展校本教科研工作,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教师队伍整体教育素养和执教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改进,去实践、探索,相信有市教科所的正确指导,加上自身的努力,我们将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