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示范高中特色学校|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南宁市民满意学校
课改新信息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英华学校 | 发布时间: 20211天前 | 186 次浏览 | 分享到:
课改新信息


▲新的课程观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新的发展观   

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为本的涵义 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新的知识观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知识有多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   

新的学习观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学习不是简单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动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学不是产品的传递,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者的学习是第二次创造,自主理解就是创造。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构起来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情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或生活中的对应物。学习的结果不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课内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统一。